第十五章 轴
最后更新于
最后更新于
轴的主要功用:支承回转零件、传递运动和动力
按承受载荷不同分类:
转轴:工作中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
心轴:只承受弯矩
传动轴:只承受扭矩,不承受弯矩(或弯矩很小)
按轴线形状不同分类:
曲轴:曲轴连杆可以实现旋转运动与往复运动之间的相互变换
直轴
光轴:形状简单,加工容易,应力集中源少;常用于心轴和传动轴
阶梯轴:轴上零件容易装配及定位;常用于转轴
按是否实心分类:
实心轴:一般
空心轴:减小轴的质量;特殊要求而在轴中装设其他零件;特别重大作用的场合;内外径比一般 0.5 ~ 0.6
钢丝软轴(钢丝挠性轴):具有良好的挠性,可以把回转运动灵活地传到不开敞的空间位置
结构设计
结构形式
尺寸
工作能力计算
强度:多数情况下只需对轴进行强度计算
刚度:对刚度要求高的轴和受力大的细长轴,应进行刚度计算
振动稳定性:对于高速运转的轴,应进行振动稳定性计算
碳钢、合金钢
最常用 45 钢
合金钢使用场景:传递大动力,并要求减小尺寸与质量,提高轴颈的耐磨性,以及处于高温或低温条件下工作的轴
在一般工作温度下(低于 200 °C),各种碳钢和合金钢的弹性模量均相差不多,因此在选择钢的种类和决定钢的热处理方法时,所根据的是强度与耐磨性,而非轴的弯曲或扭转刚度
各种热处理(如高频淬火、渗碳、氮化、氰化等)、表面强化处理(如喷丸、滚压等)对提高轴的抗疲劳强度都有着显著的效果
轴的结构设计:轴的合理外形 + 全部结构尺寸
轴的结构影响因素:
轴在机器中的安装位置及形式
轴上安装的零件的类型、尺寸、数量以及和轴连接的方法
载荷的性质、大小、方向及分布情况
轴的加工工艺
轴结构设计要求:
轴和装在轴上的零件要有准确的工作位置
轴上的零件应便于装拆和调整
轴应具有良好的制造工艺性
预订出轴上主要零件的装配方向、顺序和相互关系
一般应考虑几个方案,进行分析比较与选择
轴肩
定位轴肩、非定位轴肩(为加工和装配方便)
缺点:使轴的直径加大,且轴肩处将因截面突变而引起应力集中,轴肩过多时也不利于加工
多用于轴向力较大的场合
非定位轴肩:一般 1 ~ 2 mm,无严格规定
轴环
套筒
结构简单,定位可靠,轴上不需开槽、钻孔和切制螺纹,因而不影响轴的疲劳强度
不宜使用的场合:两零件间距较大;轴的转速很高
轴端挡圈
用于固定轴端零件,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向力
轴承端盖
用螺钉或榫槽与箱体连接而使滚动轴承的外圈得到轴向定位
一般整个轴的轴向定位也常利用轴承端盖来实现
圆螺母
可承受较大的轴向力
轴上螺纹处有较大的应力集中,会降低轴的疲劳强度
一般用于固定轴端的零件;或轴上两零件间距离较大不宜使用套筒定位的情况
形式:双圆螺母;圆螺母+止动垫圈
弹性挡圈、紧定螺钉、锁紧挡圈
只适用于零件上轴向力不大的地方
后两者常用于光轴上零件的定位
圆锥面定位
承受冲击载荷,同心度要求较高的轴端零件
键、花键、销、紧定螺钉、过盈配合等
可按轴所受的扭矩初步估算轴所需要的直径,将其作为承受扭矩的轴段的最小直径 d_\min
有配合要求的轴段,应尽量采用标准直径。安装标准件(如滚动轴承、联轴器、密封圈等)部位的轴径,应取为相应的标准值及所选配合的公差
有配合要求的轴段:为了使齿轮、轴承等有配合要求
过盈配合的轴段:为了使与轴做过盈配合的零件易于装配,相配合轴段的压入端应制出锥度;或在同一轴段的两个部位上采用不同的尺寸公差
确定各轴段长度原则:应尽可能使结构紧凑,同时还保证零件所需的装配或调整空间
与齿轮和联轴器等零件相配合部分的轴段长度一般应比轮毂长度短 2 ~ 3 mm
合理布置轴上零件以减小轴的载荷
传动件尽量靠近轴承,尽可能不采用悬臂支承,力求缩短支承跨距及悬臂长度等
转矩有一个传动件输入,几个传动件输出时,应将输入件放在中间
改进轴上零件的结构以减小轴的载荷
改进轴的结构以减小应力集中的影响
应对轴与轮毂过盈配合导致配合边缘处有较大应力集中:减载槽、加大配合部分的直径
改进轴的表面质量以提高轴的疲劳强度
轴的结构工艺性:轴的结构形式应便于加工和装配轴上的零件,并且生产率高,成本低。一般轴的结构越简单,工艺性越好
便于装配零件、去掉毛刺:45° 倒角
需要磨削加工的轴段:砂轮越程槽
需要切制螺纹的轴段:退刀槽
同一轴上不同轴段的键槽:应布置(或投影)在轴的同一母线上
轴上直径相近处的圆角、倒角、键槽宽度、砂轮越程槽宽度、退刀槽宽度等,应尽可能采用相同的尺寸
轴的计算通常是在初步完成结构设计后进行校核计算,计算准则是满足轴的强度或刚度要求,必要时还应校核轴的振动稳定性
常用于初步估算轴径
设计式:
对于空心轴,则
有键槽时的修正:
一个键槽:轴径增大 3%
两个键槽:轴径增大 7%
一个键槽:轴径增大 5% ~ 7%
两个键槽:轴径增大 10% ~ 15%
做出轴的计算简图(即力学模型)
作出弯矩图
作出扭矩图
校核轴的强度
确定变应力情况下轴的安全程度
仅有法向应力时,应满足
仅有扭转切应力时,应满足
评定轴对塑形变形的抵抗能力。对于那些瞬时过载很大,或应力循环的不对称性较为严重的轴是很有必要的
TODO
对于光轴,可直接用材料力学中的公式计算其挠度或偏转角
对于阶梯轴,计算精度要求不高时,可用当量直径法做近似计算
式中所有单位均为 mm
轴的弯曲刚度条件:
光轴:
阶梯轴:
轴的扭转刚度条件:
弯曲振动(横向振动)
扭转振动
纵向振动
临界转速:轴在引起共振时的转速
轴肩处的过渡圆角半径 必须小于与之相配的零件毂孔端部的圆角半径 或倒角尺寸
定位轴肩高度:一般 或
宽度
轴类型(特点) | 校核方式 |
---|---|
字母符号 | 含义 | 单位 |
---|---|---|
式中, ,查表
式中,,即空心轴的内径与外径之比,通常取
增大后将轴径圆整成标准直径;注意这样求出的直径只能作为承受扭矩作用的轴段的最小直径
直径 mm
直径 mm
在已知轴的外形、尺寸、载荷的基础上,即可通过分析确定出一个或几个危险截面,求出计算安全系数 并应使其稍大于设计安全系数 (参考第三章):
字母符号 | 含义 |
---|---|
字母符号 | 含义 | 单位 |
---|---|---|
当量直径 :
字母符号 | 含义 |
---|---|
情况 | 计算长度 |
---|---|
类型 | 条件 | 符号含义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
轴的扭转变形用每米长的扭转角 来表示
圆轴扭转角 计算式:
字母符号 | 含义 | 单位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
式中, 为轴每米长允许的扭转角,与轴的使用场合有关:
临界角速度: 等于其自振角频率
轴类型 | 判断标准 | 工作转速要求 |
---|---|---|
传动轴
扭转强度条件
心轴
弯曲强度条件
转轴
弯扭合成强度条件
(需要时)
按疲劳强度进行精确校核
瞬时过载很大或应力循环不对称性较为严重的轴
按峰值载荷校核其静强度
扭转切应力
MPa
轴所受的扭矩
N⋅mm
轴的抗扭截面系数
mm³
轴的转速
r/min
轴传递的功率
kW
计算截面处轴的直径
mm
许用扭转切应力
MPa
场景
1.3 ~ 1.5
材料均匀,载荷与应力计算精确
1.5 ~ 1.8
材料不够均匀,计算精确度较低时
1.8 ~ 2.5
危险界面静强度的计算安全系数
只考虑弯矩和轴向力时的安全系数,见下方解析
只考虑扭矩时的安全系数,见下方解析
按屈服强度的设计安全系数,见下方解析
材料的抗弯屈服极限
MPa
MPa
轴的危险截面上所受的最大弯矩
N·mm
轴的危险截面上所受的最大扭矩
N·mm
轴的危险截面上所受的最大轴向力
N
轴的危险截面的面积
阶梯轴的计算长度
阶梯轴计算长度内的轴段数
载荷作用于两支承之间时
当载荷作用于悬臂端时
挠度
mm
偏转角
rad
轴所受的扭矩
N · mm
轴的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
MPa
轴截面的极惯性矩
阶梯轴受扭矩作用的长度
mm
N · mm
mm
阶梯轴受扭矩作用的轴段数
传动轴使用场合
一般传动轴
0.5 ~ 1 (°)/m
精密传动轴
0.25 ~ 0.5(°)/m
精度要求不高的轴
允许大于 1 (°)/m
刚性轴
工作转速低于一阶临界转速,工作于亚临界区
挠性轴
工作转速超过一阶临界转速,工作于超临界区
材料均匀性及计算精确度很低,或轴的直径 mm 时
材料的抗扭屈服极限,
阶梯轴第 段的长度
阶梯轴第 段的直径
( 为支承跨距)
( 为轴的悬臂长度)
——轴的许用挠度,查表
——轴的许用偏转角,查表
对于钢材, MPa
对于圆轴,
阶梯轴第 段上所受的扭矩
阶梯轴第 段的长度
阶梯轴第 段的极惯性矩